世界经济的发展、人口总量的增长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,导致药品需求呈上升趋势。医药行业市场投资情况如何?长远看,未来十年是医药行业投资的黄金十年,政策免疫的高景气度赛道将持续享受估值溢价。疫情后,老百姓的疾病防控意识将会提升,结合第二次生育高峰的人口将在2021年逐步开始步入老龄化,医药行业或将迎来黄金投资期。医疗保健行业高景气度赛道如创新疫苗、CXO、医疗服务、创新药、创新医疗器械、高端消费品、连锁药店的龙头公司值得关注。
医药市场规模和现状如何 2021医药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
医药行业从运营情况来看,主要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类。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8.09亿元,同比增长11.56%;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.77亿元,同比增长12.93%。
各细分子行业表现继续分化、高景气和相对免疫控费政策的赛道再次优于行业,充分彰显了医药行业的结构性发展特征:行业龙头年内表现较好,估值整体较高;医疗器械则集中展现了疫情受益与集采受损两大变量;相对免疫政策的消费型药械与服务继续被拥抱;相对受益产业变迁的外包行业也继续上涨;药品板块因集采下的不确定依旧平淡。
政策顶层框架已经比较成熟,游戏规则基本确定。集采背景下,产品生命周期缩短、确定性和持续性的重要性凸显;医保支付谈判确定性利好创新药行业,但个股差异较大;DIP和DRGs付费改革将持续推进。
受人口增长、老龄化和新兴医药市场医疗可及性改善等因素的影响,全球医药商业行业持续向好发展。其中,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医药商业较为成熟,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。
全球范围内,品牌药的市场只有6300亿美元,不足市场份额的一半,其余由更为便宜的仿制药占据。随着畅销药的专利保护期届满,在中国、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医药市场中,消费者更倾向购买本地厂商生产的仿制药,这对于上述新兴市场的本地厂商来说,是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。
中国人口老龄化呈逐年上升趋势,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。随着人口老年化加剧,中国医药市场需求急剧加大。同时中国政府提出,协调推进医疗、医保、医药联动改革。“三医联动改革”深入推进将加速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的落地。改革医保支付方式、在70%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、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、审批制度改革是“三医联动改革”的重中之重,医药行业、医药市场或发生重大变革。未来中国医药行业面临洗牌,在政策的调整中不断的规范、完善市场制度,提升市场供给。医药是预防或治疗或诊断人类和牲畜疾病的物质或制剂。
药物按来源分天然药物和合成药物。医药也可预防疾病,治疗疾病,减少痛苦,增进健康,或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或帮助诊断疾病的物质。近几年来中国医药市场需求旺盛,终端规模持续上升,医药行业持续高增长。中国药品领域“供给侧”矛盾突出,主要体现在细分产品市场供需关系均未达到均衡。一方面,高端的好药新药严重不足,不能满足国民的需求,需要大量进口。另一方面,低端的仿制药过剩,供给远远超出市场总需求。
目前中国仿制药整体水平不高,准入门槛不高,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,产业基础又比较薄弱,药品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。对此医药行业制定了一些政策,近两年政策制定更加系统、执行力更强,从药品审批、生产、流通、支付各环节,政策直指痛点。医药行业的改革正在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为真正的医药分家做最后的准备。《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》和《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“两票制”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的相继出台,医改力度持续加大,未来医改将进一步加大医药行业的格局分化。
2019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,908.6亿元,同比增长7.4%,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同期整体水平3.6个百分点。截止2020年2月底,我国医药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7333家,其中亏损企业数量2238家,亏损面30.5% ,环比提高了14.9个百分点。2020年1-2月,我国医药行业营业收入达到3124.2亿元,同比减少8.6%,行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414.9亿元,同比增长10.9%。
随着两票制的深入推进,流通环节的灰色空间逐渐减少,很多药品的销售费用由经销商转移到了生产商,生产商的销售费用增加。并且在一致性评价政策、带量采购政策等推动下,药品的收购价格远低于原本的市场价格。除了受政策影响,原料药涨价也是导致药企利润下滑的另一大原因。医药行业是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避风塘,具备较为安全的发展空间。同时,科创板落地为创新药、生物医药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可能。
随着全球大批“重磅药物”的专利集中到期,中国制药企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。据中研普华预测,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总产值将达到十万亿,位居全球第二。发改委拟放开基本药价,药价管理模式迎来变革,医保收支约束下的药价难以迎来普涨,医保药价管控模式变更,低价药、非医保药、OTC和血液制品等有望实质性受益。
声明:文章来源于“中研网”